几乎每个上网搜索求职的法学生,都会看到一篇清华法硕的名帖:
 
我发现,虽然那些保送生们和我们一起入学,三年来在一个教室里上课,在一个学校呼吸同一片空气,但是,若人生命运不同,该来的终究会来的,而且是来的那样残酷,绝大部分好的工作机会,真的只向那一小部分人敞开,真的印证了二八定律,20%的人,拿到了80%的工作机会。直到此刻,我才明白了,对于找工作最重要的证书,是你的本科。
 
这个结论,大概是很多非法本法硕们在求职路上遇到的个暴击吧。好不容易熬过考研,终结了本科大学说出来就是扣分的历史,许多人在研一、研二时都对就业充满了“安全感”。
 
然而,把求职目标从国资委财政部、五百强法务,红圈所、外资投行,降低到月薪6K的地方国企法务,大概也就是一个秋招的时间。
 
知乎网友@吴春辉回答
 
在律所学PS,我以为只是熬人的“潜规则”
 
24岁的秋天,成功考研仅仅2年后的法硕们,在求职路上的步,显得慌乱又不甘。
 
凌小姐就是其中的一员。我是去年到大理旅行时遇见的凌小姐。当时她坐在路边的小板凳上,戴着大大的草帽,穿着花长裙,手腕上的刺青是一句俄文。面前地上的小摊子里,摆着她自己手工制作的珠串饰品。
 
我们聊起来才知道,她是一位白天摆摊晚上泡吧的待业律师。
 
从北京一个双非大学本科毕业,考上了北邮的法硕,凌小姐在硕二时进入了一家知名律所实习。面试时,她瞄到了桌上另一份印有人大标记的简历,开始满脑子患得患失。所以,当面试官说要辅助进行一些宣传工作什么的,她都没仔细听就接受了。
 
对比起对未来迷茫不知,甚至考虑再读博的同学们,她以为自己终于走上正轨,可以从此接触到更多案源,进入律所正是工作,没想到,从进去到离开的一年多实习时间里,她一直就是个新媒体编辑,活动公关,兼职设计。
 
为律所的不同公众号、微博账号发文、和后台粉丝们“亲切”互动,PS做宣传图片,以及组织全国各地各单位报名学习的企事业HR来律所进行学习,这就是她的全部实习生活。

我问她,什么时候感觉到自己难以接触到实务?她说,进去不到一个月就发现了,自己跟的就是一名专职新媒体,老板也没有要再招人的意思。但总还是抱着一个期待,
 
我总觉得,这大概就是这一行的潜规则吧,老板想要熬一熬人,能坚持下去,也许就有机会转为正式律师了呢。
 
这份“侥幸”留下的期待,让她坚持了一年多。终于在眼看着宿舍里最后一个同学也回到老家国企当上税务后,彻底崩溃,最终辞去一切,奔赴大理。
 
从什么都不会到PS高手,她用了一年时间。
 
从对律师充满期待的法学生,到彻底放飞自我的大理嬉皮女青年,也用了一年时间。
 
次暴击,其实只是晚了3年
 
中国的学生们,大概因为从小就在考试的恐惧下长大,习惯了将生活中的挫折与不顺,归咎于分数,或者证书。
 
写下那篇名帖的清华法硕,同样将就业时面临的困境,归因为本科文凭这一纸证书。
 
我们这届唯一被四大行总行签约的那位女生,是保送生,各方面条件都非常出众,上届签约工行总行和中信证券的两位都是经管本科的保送生,那位国泰君安的女同学也是本科保送,花旗那位也是保送生,去金杜的那位男生,保送生,去中石油的那位,保送生。
 
这样的论断,在各种律所求职论坛里比比皆是,曾经我对此也深信不疑。毕竟听快消HR的朋友抱怨过,一次宣讲会下来要收3000+以上简历,负责筛选的同事却只有2位,不吃不喝也无法在规定的时间内看完,所以设立学历门槛,就是最合理的方式。一道最高学历不够,就再加一道本科学历嘛。
  
听起来好像很合理,但这只是问题的表面。
 
在一次律师们的饭局里,当我提出“法硕啊,就因为本科文凭所以比法本们更迷茫无助”的感叹时,在场律师们齐刷刷地向我投出了图样图森破的表情。
 
法大本科毕业就进入红圈所的齐师兄说,他面过好多求职学生,非法本法硕总体上之所以没能和本专业学生呈现出一样的竞争力,主要是因为比别人少了一次残酷现实的洗礼。

少了一次?“没错”,他说,“就是大四毕业时的那一次。”
 
投出200份简历,回信只有10封,笔试只去了2场;

在宣讲会排着长队,和面试官尬聊,简历可能都不会被带走;
 
无论是否有仕途打算,只要碰到公务员考试,不管国家还是地方都积极去考;
 
听到同学拿offer的消息就扎心,又忍不住偷偷打开班级群去刷别人的战绩;
 
从非北上深不去,到向父母旁敲侧击能否在老家找关系;
 
这就是大部分法本经历的人求职路次暴击,而在这同时,未来的法硕们正在考研的小教室里,为“研究生”这个代价不小的“后悔药” 埋头苦读着。
 
不就是先看了看本专业的求职现状嘛,就算得上所谓的“洗礼”吗?齐师兄说,严格说来,这种洗礼其实贯穿了四年大学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每一个你以为自己“还可以”的时候,迎头击来。

大一的个寒假,有同学通过人脉找到香港券商的实习,经常在朋友圈发布维多利亚港的夜景;
 
大二开始,有同学每天7点坐上866公交车,晚上快10点才回到寝室,往返通勤4小时奔赴西城区进行实习,还说律所打杂也挺有趣的;
 
大三时,有同学拿到了投行的暑期实习offer,有同学刚刚出国交换归来;有同学简历上的公司名头闪瞎了自己;
 
大四时,优秀的同学里,一位已经申请到了常青藤的J.D.,一位拿到了美国某大律所的sponsor去读了LLM。
 
这是齐师兄的洗礼。这当然和本科、有关,但是好像又不仅仅是那一纸证书的关系。
 
所有比较,都是废话
 
在知乎“法硕(非法本)进入红圈所究竟有多难?”的问题下,有一位律师算了这样一笔账:
 
北大法律硕士每年毕业近300人。
 
北大法学硕士每年毕业近60人。
 
北大法学本科每年毕业近200人。
 
北大国际法学院每年毕业近90人(多了可能110-120,少了可能80几)。同样的方法,可以再推导出清华、人大、法大等一流法学院的应届生人数。
 
再加上每年从国外镀完金回来的“老流氓”(LLM)和博士,以及校友、导师、内部推荐占用掉一部分资源,而那些起薪20K的律所职缺数目又有多少呢?
 
知乎网友@南希女士回答
 
这样的竞争形势下,没有人能真正的乐观。区别只在于,有些人焦虑了4+3年,有些人则刚刚开始。
 
但如果现实注定了要以暴击开始,早晚不都是要面对的么?
 
在象牙塔和社会接轨的那几个场域里,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抱怨:
 
从小到研究生,一路考试都很顺,突然就毕业了,没能再顺利考试进入知名公司,不知道前路在哪里。教育消磨了我的理想,让我不知道我自己想干什么。
 
是的,高等教育就是这样残酷。它只负责把你筛选进一个圈子,给你一些和未来挑战似乎无关的知识,但到底要怎么学,怎么选择,怎么准备,完全取决于你自己。
 
换句话说,多一张法本文凭的含金量,同样取决于你如何度过硕士三年,如何早一点出击面对求职市场,如何将密集袭来的“暴击”转化“洗礼”。
 
听说开头那个帖子里的清华法硕,后来还是拿到了一份并不比他文中期待更差的offer。原本我想要联系他证实一下,后来想想,无需多此一举了。即使他并没有在毕业前就获得理想工作,但以他在文中呈现的成绩和实力,以及求职时的积极心态,迷茫也只是一时的。
 
晚一些开始,并不意味着差一点的结局。
 
《摔跤吧爸爸》在刷屏时,朋友圈里有这样一段话:
 
只要扳倒对手,你就是。我不关心你天赋异禀还是仙人指路,基因突变还是外星辐射,靠九阳神功练出来的内力还是北冥神功吸人家的内力,我更不关心你的教练是你爸还是体育老师。你们总是在寻求心理安慰,总是在问:“我的教练是国际名教练有什么什么优势吗?”
正确答案是:“别那么多废话,先摔一趟试试”。
 
是的,所谓教育消磨了理想,所谓法本才有优势,都只是废话。
 
什么都比不过先摔一趟试试。
 
试过之后你会发现,迟了4年,或许也并没有什么。

职问原创,作者言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