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试部分和前期分享的基本相同,只是略加完善,此外补充了复试的备考过程,仅供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写在前面】
*以下仅是将自己在两次考研过程中的感悟记录下来,供大家参考。
·一战人大民商学硕
政治:69  英语:64  理论法学:109  应用法学:106  总分:348
·二战北大法学法硕(初试排名第三,复试之后总成绩排名第二)
初试成绩
政治:80  英语:72  (法学)基础:119  (法学)综合:118  总分:389(最高分392)
复试成绩:75,(最高分85)
两次考研经历,却有着截然不同的心路历程。一战考研期间,同时备战司法考试和人大民商学硕,压力巨大,以至于我自己都不相信那一年我会如此拼命。虽然顶着压力,备考过程也让我身心俱疲,但内心满怀憧憬,心态颇好,可能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带来的迷之自信,让我时时在潜意识里告诉自己肯定没问题。于是,设定了司考400+,并一举拿下人大的目标。事实证明,我也确实是为此目标尽了最大努力。无奈最终,2016年以司考380+,人大未进复试狼狈收场。如果你知道当初的我有多努力,你就能体会到我心里的落差有多大。于是,带着万分不甘,毅然决然决定二战考研。(实在没有勇气再来一年司考了)
二战终究是二战,那份年少轻狂和无所畏惧在现实面前不得不低头,考虑再三,决定转战竞争相对没有那么惨烈的法硕。以下所分享的复习历程,结合了两次备考过程中的优势与不足,将自认较为有效的方法、存在的问题等方面整理出来,仅供参考,希望对于所需之人能够略有帮助。
需要指出的是,切不可盲目迷信经验帖。(不要跟着某一篇经验帖一路走到底)在我看来,经验分享的作用大概有两方面吧,一是参照制定适合自己的复习计划,二是对于自身内心的激励。因为两次考研的方向不同(第一次学硕,第二次法硕),所以每次在正式备考之前,我都会搜集好几篇不同实力的经验帖,(所谓不同实力,就是有平时成绩较好的同学分享的,也有平时成绩一般的同学分享的)看看大家备考期间的整个规划,然后从中归纳出一套通用的框架,然后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加以修改,制定出自己的复习规划。(比如大家复习专业课平均都背诵了2轮,那么自己至少也要背诵两轮,如果觉得自己知识不牢,应该及早留出多背一轮的时间,再来规划复习,只能比平均的遍数高而不能低)至此,经验贴的第一个作用就实现了,剩下的就是学累了或是没有斗志的时候拿出来看看别人的成功经历,给自己打打鸡血了。特别要强调的一点是,一旦制定好适合自己的计划,你就要百分之百的相信自己,并一步一步地去执行它,千万不要因为别人的进度而怀疑自己的计划,甚至发慌。严格执行计划并不意味着你最初制定的计划就是一劳永逸的,要根据自己的复习进度适时地进行调整。
【初试篇之政治】
两次政治成绩在当年的北京考区都算还不错的成绩,所以我觉得前期跟哪位老师都没有问题,管前期跟谁,相信后期你肯定都会狂背,所以根本不用纠结。当然,成绩的取得也可能跟自己是文科生并且高中时期爱学政治有关。
选择题:真题练习两套即可,主要在于熟悉题型(其实就是心理安慰)对于知识点,我采用的是识记法——反复地看,反复地记。个人觉得实在没必要大声背诵,这太累了。
主观题:两次复习期间,主观题都是11月开始准备,先把预测卷中的主观题重合的热点进行整理,然后进行背诵这样不仅背起来方便,回答时也能更为全面;然后有重点的背诵其他题目。
【初试篇之英语】
由于两次英语成绩并不理想,所以就不在此班门弄斧误导大家了。不过,有些教训可以作为反面案例供大家思考。一战成绩不理想最主要的原因可能是没下苦功夫背单词,二战复习期间没办法,逼着自己背,而且跟着朱伟老师的练恋有词,倒也觉得没那么痛苦。如果在看这篇帖子的同学也有准备二战的,有个建议供大家参考。由于一战复习时把真题研究过,(我说的研究过是指认真分析过文章、长难句等)二战再刷真题时基本把答案都给记住了,效果不是特别理想。建议买一本阅读(提高版),虽然确实出题思路和真题有些出入,但是做做这些题也有好处,就是当你在考场上拿到全新的试题时,一定程度上会避免因为产生的陌生感而影响发挥。(下文中也会提到)我二战期间做了里面的50几篇阅读吧,每一篇也都认真分析了,不认识的单词查了之后整理下来,后期反复背诵,总体感觉效果还不错。但即便是在做150篇期间,也不要扔下真题,真题还是要做的,150篇只是作为辅助。
【初试篇之专业课】
一、推荐用书及复习资料
推荐用书:
考试分析+历年真题是必备的,图书按需购买(如冲刺模拟题、背诵手册、基础配套练习题等)。
除了考试分析和历年真题,我还买了冲刺模拟题、基础配套练习题和背诵手册。总之,还是那句话,其余资料因人而异,按需购买;但也不可因为购买资料过多导致不能完成既定计划而影响心态,资料在于精而不在于多。
复习资料:
网课+押题资料。我当初购买网课也是同学推荐的,主要包括各科视频、音频、讲义以及各种背诵资料、押题资料(整理的主观题背诵和押题资料使得复习事半功倍,18年押中不少题目)。
二、我的专业课总体复习情况
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前期、中期和冲刺阶段。整个备考过程中,选择题主要以考试分析为主,结合整理的综合课知识点讲义;主观题全靠讲义和押题资料。
考试分析1+2遍(第1遍通读17版;第2遍针对18版,通读并标注选择题知识点,进行1轮识记;第3遍,针对标注知识点进行2轮识记);
主观题基础版讲义背诵2轮;主观题强化版讲义背诵1轮;押题资料背诵1轮;
历年真题2轮+1轮模拟题(只做了选择题;此外,先把近两年的真题留出后期模拟使用)。
三、详细复习计划
注:以下的时间规划都是回忆的大致安排。另外,个人习惯问题,不喜前期战线太长,担心后期冲刺无力,所以8月份才开始断断续续进行学习。不过,后期证明,初期阶段还是过于放松了。
 
【初期阶段:17年8—9月】
在此期间,主要以熟悉法硕考试特点为主,复习进度完全取决于心情。多亏暑期大部分学生留校备考司考,看着周围同学都在认真学习,自己也没有太颓废。
做了几年真题找找感觉,并借此熟悉法硕的考试特点。我觉得这点很重要,毕竟法硕与学硕考查方向还是有很大的不同。法硕考查更加细致,偏重于记忆和背诵。就选择题来说,哪怕很小的知识点也会考到,所以在看考试分析的时候一定要细致;就主观题而言,除了案例和材料分析,多以背诵为主,如简答题等,所以背诵的时候一定要扎扎实实。之后,把17版考试分析过了一遍,因为新版每年通常在9.10月份前后才会出版。此外,还对照讲义,听了一遍基础班、强化班视频(有17年也有18年的),以及针对性的听了民法总则的课程。
【中期阶段10—11月】
国庆节开始,正式进入法硕备考阶段。这时18版考试分析已出版,主观题讲义也已发布。
2018版考试分析出版之后,我又把新版教材通读了一遍,把能考到选择题的点都用荧光笔标出。之后把历年真题刷了一遍。紧接着开始背诵基础版主观题讲义。前面有提到过,自己是文科生而且背东西比较快,但即使如此,第一遍背诵的时候也十分痛苦。因为法硕考查相对细致,加之基础版主观题讲义可谓是把考试分析上所有能出考题的内容全都整理了出来,所以,背诵过程苦不堪言。原计划刑民各5天,综合课每门3天,结果证明异想天开。最终用了大概有23天左右,才把第一轮背完。这时候已经是10月底11月初了,紧接着又进行二轮背诵,因为这时候距离先背诵的刑法已经有半月左右,再拖下去之前背诵的会遗忘更多。二轮大概用了16天左右,11月底二刷了遍真题,之后开始背诵强化讲义。,
【冲刺阶段】
把强化讲义背完大概是12.5号左右了。然后把先前留出的16、17年真题做了1遍,模拟考试环境。接着把模拟题5套卷的选择题做了一遍,因为反复做真题导致你已经熟悉了历年真题的内容,这时候做几套模拟题有助于消除考试时碰到全新真题时的陌生感和紧张感,(上文提到的英语150篇的作用也是如此)所以我认为做几套模拟题还是有必要的。复习到这时候差不多已经到了12.10左右了,距离考试也只剩下十几天了。最后这段时间里,我又把考试分析过了一遍,这次只记荧光笔标注的部分,所以前期看书的时候一定要仔细,把重点都标出来,这样后期看书的过程才会快。至于剩余的最后一周,我全部拿来背诵各种押题资料了。
总体来看我的整个复习安排时间比较紧张,特别是进入12月冲刺以后。所以不得不调整作息时间以挤出时间拿来复习。所以建议大家在备考的时候(并非一定要保证5个月,之所以得出5个月是站在我的复习遍数的角度来看的)能够保证5个月的充分复习时间。我的问题主要就是前面8、9两个月没有充分利用,吊儿郎当的过完了,导致后期时间紧张。;
四、关于专业课复习的几点补充和说明
至于具体的方法,总是大同小异。所以,我只想谈一下个人觉得效果比较好的背诵方法以及结合考试题型谈下我的作答情况。
1.  首先,因为法硕专业课需要背诵的东西太多,所以我每次背诵的时候都是进行默背。其实自从高中开始,我就习惯于默背,感觉这样一来一是节省力气,不然出声背诵时间久了太累;二是感觉效率要高一些。先把要背诵的内容读两遍,了解大意;然后划分层次,再按层次进行默背;等到每一层次默背完之后再把整体在脑海里过一遍就好了。其次,只要是需要背诵的东西,我认为反复多次总是要比一次花费很长时间效果要好。打个比方,你背一轮花3天时间,一周之内背两轮,就比你拿出一周时间来背一轮的效果好。因为记忆总是会慢慢遗忘的,只有不断重复才能减少遗忘。
2.  专业课的选择题,特别是综合课,也像政治课那样识记就好,没必要扯着嗓子哇哇背。像法制史的选择题,经常张冠李戴,把清朝的内容按在明朝里面,尤其是清末以后的那几章,刚开始我经常搞混,后来我自己整理了个表格,按照纵向打通,记起来就相对容易多了。至于刑民的选择,和司考类似,但感觉比司考要简单些。
3.  对于简答题这种题型,没有什么别的办法,只能靠多背,而且一定要把要点的关键词记牢(18年综合课有道简答问我国的选举原则,我记得是有5点,但死活只能想起4点,真的不应该)。此外,不要只背内容而忽略对应的问题是什么,像我在考场上看到有个题目,脑子里一片空白,这就是平时背诵的时候没有注意到对应的设问导致的,还好在最后时刻想了起来,不然那10分就飞了。
4.  就基础课的论述题和综合课的分析论述题,在准备的时候一定要全面,脑子里要有一个大致的框架,这样才有东西往上写。比如18年民法的论述,考了绿色原则的功能、意义。悲催的我把民法所有的原则都看了,单单没看这个。。。最后,急中生智,把民法基本原则的三点功能答上了,又结合环保写了一堆,最后看了这个题得了8分,也挺满足了。至于综合课的分析论述嘛,也差不多。特别想说的是法制史,对于法制史,不像法理宪法那么好扯,毕竟都是古代的,而且有可能对于古文的理解都不一定十分准确。这就要求我们在答题的时候把我们所能理解到的古文涵义都写出来。其次,如果没有那么多语言可以组织,我们可以把材料中的制度和现代进行比较,像18年考查唐律中的律令格式的关系,我就写了唐朝要严格按照律令格式断案,类似于今天的罪刑法定,再围绕罪刑法定写了一通;又写了律令格式的关系有点类似于法律和行政法规等的关系等等,最后法制史这题的成绩为16分,满分20。
5.  至于刑民的案例,完全可以按照司考卷四的模式训练。我在备考的过程中,没有特别抽时间针对法硕的案例进行针对性训练,这可能是复习上的一个漏洞,好在最后的成绩还可以,算是捡了个便宜吧。
6.  总而言之,如果在考场上遇到没有复习到的主观题(事实证明总会碰到的……),一定要多角度展开回答,尽量把答题区域写满,至于条理清晰、序号分明以及书写工整都是老生常谈了。
【复试篇之总体情况】
2018年北京大学法律硕士(法学)专业原计划统考招生30人,最终实际拟录取33人。(因其复试线划到315分,全日制进入复试的人数为101人)由于北大今年对于法硕(法学)初次接受统考招生,所以在准备复试期间完全没有确切的复习方向,可供参考的仅有往年对于法硕(非法学)考生和法硕(法学)推免考生的考察方式和范围。前期参照以上两类的考察方式和范围,猜测对于法硕(法学)大致也是通过英语听力和专业课笔试进行考察,专业课笔试科目大致应该包括民法、刑法、民诉和公司法等几门。而实际上,今年的专业课只考察了民法、刑法和民诉,英语听力则是有关法律题材的内容。下面是凭回忆对各科目试题进行的大致复述,供大家参考。
【复试篇之试题回忆】
英语听力(共10分):
英语听力真的是颠覆了我对听力的认知,三张A4纸共六面篇幅的一段法律题材的对话,挖了10个空让填单词。那个速度,就是稍一走神你就不知道他们说到哪里了,中途还各种停顿、打断、笑声……总之就是不想让你知道他们在说什么。
专业课笔试(共90分):
民法:
1. 列举“损害赔偿”在不同请求权基础体系中的体现,并简要说明。(15分)
2. 试述信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代替商事组织的制度机制和法律原理。(15分)
刑法:
1. 论述正当防卫的成立条件。(15分)
2. 案例分析,大致是某甲和被害人某乙并无经济纠纷,某甲伙同他人以做生意为由将某乙骗至事先由丙找好的地点进行关押,期间又将被害人某乙转移至不同地点。某甲对在关押期间的某乙采用暴力胁迫等,从某乙处取得钱财。某甲对某丙谎称某乙拖欠自己债务,因此自己才将其绑架。某丙在明知此情况后仍然对某乙进行看管并未某甲等人送饭。运用刑法理论分别分析某甲和某丙的刑事责任。(只讨论定罪,不分析量刑)(15分)
民诉:
1. 试述证明责任的概念和分配的基本原则。(10分)
2. 根据案情拟一份民事起诉状,案情大致是:小明(男)和小红(女)两夫妻进行了胚胎冷冻手术,与医院约定尚未成形型的部分胚胎在成型以后由医院丢弃。之后,小明和小红夫妇在一起车祸中死亡。小明是甲乙夫妇的独子,小红是丙丁夫妇的独女。事出之后,甲乙夫妇称:尚未成型的胚胎应视为自己儿子小明的遗产,并且按照当地传宗接代风俗,应有自己继承并加以处置。丙丁夫妇也称自己有权继承尚未成型的胚胎并加以处置。医院称:胚胎不应视为法律上的物,不能进行继承;此外,根据当事人生前约定,待到胚胎成型后由医院丢弃。故尚未成型的胚胎应由医院按照当事人生前医院加以处置。在此情况下,甲乙夫妇向法院起诉,请求判决尚未成型的胚胎由自己继承并处置,丙丁夫妇和医院无权处置。
请帮甲乙夫妇拟一份民事起诉状,并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阐明事实和理由帮助甲乙夫妇实现诉讼请求。需在起诉状中列明各方当事人的诉讼地位,并在事实和理由部分说明如此安排当事人诉讼地位的理由。需符合民事起诉状的一般格式。(20分)
【复试篇之个人感悟】
关于英语听力,我在复习期间是按照往年法硕(非法学)同学提供的经验帖准备的,前期听了几天托福材料,后期针对性地找了一些法律英语方面的材料,都采用的精听的方法,还把一些比较重点的单词整理下来进行背诵。考试结束之后感觉效果不大,毕竟听力确实不是一个能够短期突击的项目,功夫还是要下在平日里。就今年的情况来看,有篇经验帖里提到的去美国联邦法院网站(supremecourt.gov)下载法庭辩论进行听力练习应该会有帮助。首先,语速差不许多,其次,法庭辩论现场的停顿、打断等和考试听力也类似,最后,法庭辩论里涉及到的专业词汇也大有帮助,把看上去像考点的单词整理下来背一背,否则就算听得出却不会拼也是悲催了。(我在练习听力的时候也去找个网站里听过,但当时觉得考试应该不会这么变态吧,所以就没怎么练,事实证明,就算练也来不及)另外,可能有些单词会在原文中找到,但是由于文章篇幅太长,真的很像大海捞针。今年复试成绩并未把英语听力和专业课笔试成绩单独分开,所以也看不出大家在英语听力上的平均水平。但是按照往年法硕(非法学)同学的说法,通常大都在3-4个左右吧,听对5个以上的了不得了。
关于专业课笔试,感觉除了信托和胚胎案之外,其他题目还算中规中矩吧。复习期间,我把民法、刑法、民诉和公司法的司考视频又过了一遍,毕竟二战的我自司考结束之后将近一年半的时间没碰过民诉法和公司法了。就今年的情况来看,如果明年还是这个套路的话,按照司考的标准来准备复试应该足够。至于具体的复习方法就不赘述,毕竟大部分人都会提前经历司考的洗礼。如果考到信托这种偏得不能再偏、连学都没学的知识点,只能靠自己朴素的法学素养了。考试结束后,和北大的一位同学交流,猜测可能是因为北大法硕(法学)开设的方向比较侧重于金融商事等领域,(目前有六个方向:金融法、财税法、商法、国际商法、电子商务法和民商事争议解决)所以老师想要了解一下学生在这方面的水平?当然,这只是私下猜测,也说不定老师们发现今年的效果并不理想,明年就不会考的这么偏了。另外,还想说的是,注意刑法案例设问中的用词是“运用刑法理论分析”而非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以及对于胚胎案的考察,感觉这种题目比较偏开放性,可能是想考察大家对不同观点的阐述。这也是个人猜测,只是为大家提供一个可以思考的方向。
总的来说,由于今年初次统考招生,自己也是在边学习边摸索的过程中不断总结,以上有关复试部分实在谈不上什么经验,算是自己在整个过程中的一些感受和反思吧,希望能对大家的备考方向有所帮助。
【写在最后】
坚持确实很难,但不妨试试把它当成生活中的一部分,也许会好很多。虽然结果并不总是好的,但你不能因为存在发生坏结果的可能就不去努力。祝福每一个考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