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理学大纲新增内容

㈠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前提条件★【选择、简答】
⑴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只有在市场经济充分发展的社会中,依法治国才能实现。法治的实现就是市场经济充分发展的产物。
在我国当前条件下,如果没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力推动,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就很难最终实现。市场经济对法治的推动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①市场经济的运行和发展,有助于培育和激发人们追求自由、平等、财产等权利的法律积极性。
②市场经济的运行和发展需要大量的规则调整,从而促进了法律规范体系的健全和完善。
③市场经济培育了社会的自治能力,有助于造就一支从外部制约政府权力的经济力量。
⑵高度的民主政治体制。民主政体是法治国家的根本的政治基础,法治是民主政治发展的必然要求和结果。这是因为:首先,民主政体为法治国家提供价值基础和理论基础。法治国家保障人权和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的价值观念来源于民主观念,通过法律规制国家权力的理论依据来源于天赋人权、主权在民的民主原则;其次,民主政体为法治国家提供制度基础。法治是法律的运行原则,而这种原则是以民主政体为依托的。
⑶全民较高的文化素养。社会成员普遍的文化素养的高低是影响依法治国进程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一个国家仅有比较健全和完善的法律和制度,如果国民的整体文化素养较低,整体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淡薄,再好的法律和制度也会因为得不到遵守而不起作用,甚至形同虚设。
法治国家需要特定类型的文化作为其观念基础,这种文化就是理性文化。就我国厉行法治、依法治国的需要来说,培育一种由一系列体现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和时代精神的民主法治观念构成的理性文化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这些观念主要包括人民主权观念、公民意识、法治观念、权利义务观念、科学精神、制度与规则意识等。这种理性文化得到普及和弘扬的前提是国民应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而这些文化的普及和弘扬反过来又会促进国民文化素养的进一步提高。所以,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我们要在继承历史上和国外合理的进步的法律文化的基础上,努力提高全民的科学文化素养,传播与弘扬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精神。
㈡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容★【2012-8 单选】
⑴法治理念是人们对法律的功能、作用和法律的实施所持有的内心信念和观念,是指导一国法律制度设计和司法、执法、守法实践的思想基础和主 导价值追求。
⑵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指关于社会主义法治的理想、信念和观念,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内在要求、精神实质和基本原则的概括和反映。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与法的理论同中国国情和现代化建设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实践经验的总结,是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思想的统一体。其核心本质是广泛的人民性,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只有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宗旨,才能真正深得民心,为人民所拥护。牢固树立和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对于保障社会主义法治的正确方向,推进依法治国进程,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⑶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特征:
①鲜明的政治性和时代性。②系统的科学性和合理性。③真正的开放性和实证性。
⑷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容:
①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只有坚持依法治国,才能使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才能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才能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②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这是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在政法工作上的体现。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一切权力来源于人民,这不仅是我国宪法确立的基本原则,也是我们党一贯倡导的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思想源头。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是执法的根本目的和要求。做好执法工作,必须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把人民满意不满意、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作为检验工作的根本标准。
③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法治有两项最基本的要求,第一是要有制定得良好的法律,第二是这种法律得到普遍的服从。所谓“良好的法律”,就是体现社会公平和正义的法律。所谓“普遍的服从”,就是法律的实体正义和程序正义都得到全面的实现。公平正义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环节。只有坚持公平正义,做到合法合理、平等对待、及时有效,才能实现公正执法,才能真正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
④服务大局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法治作为国家治理方式,必须服务于国家的根本任务。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就是保障和服务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这一根本目标。要树立大局观念,坚持自觉服从服务于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只有这样,才能掌握工作的主动权,与时俱进,最大限度地发挥职能作用。
⑤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在我国,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党的方针、政策集中反映了党的基本政治主张,蕴涵着先进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深刻的政治内涵,是制定法律的根据,是执行法律的灵魂。要全面理解和准确把握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精神实质,自觉地把执行党和国家的政策与执行法律统一起来,既要防止用政策代替法律,又要坚持以党和国家的一系列重要政策、策略为指导,坚定不移地依靠和接受党的领导和监督。要坚持把党的领导与严格依法办事,把执行法律与执行党的政策有机结合起来。
㈢全国推进依法治国的意义、目标与原则
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依法治国作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其根本目的在于保证人民充分行使当家做主的权利,维护人民当家做主的地位。
⑴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意义包括:
①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
②依法治国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